最新文章列表
最热文章列表
行为的功能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原因。理解“为什么”对于改变这种行为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人经常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那么在我们决定如何管理这种行为之前,需要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对行为为什么会发生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行为的管理。
在行为分析领域,人们认为行为的发生可能有四种功能或原因。
1.得到关注(来自他人)
2.获得物品(某物或活动)
3.逃避要求
4.自我感官刺激(感觉享受)
1.获得关注
这个学生之前得到了某个人的关注,但那个人在这个学生发生问题行为之前停止了对于这个学生的关注。
在出现问题行为后,那个人又立即给予这个学生关注。记住,训斥(如“不”“不要那样做”)也是一种关注的形式。如:学生在表现出这种自伤行为后得到了关注。
图中表现的是,学生出现自伤行为后,老师在安慰学生。记住,责备(“不要这样做”“停止”“不行”),也是给予关注的一种形式。
2.获得某物
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这个学生喜欢的物品或活动被拿走了。这个学生被告知“不行”“现在不行”或“等待”。
在出现问题行为后,有人马上给了这个学生一个喜欢的物品或活动。
图中表现的是,学生在发生自伤行为之前,激发问题行为的事件是这个学生要求拿到手机,但他被告知“不行“。
3.逃避要求
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这个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任务。在出现问题行为之后,完成任务的要求立即被取消了。
图中表现的是,自伤行为发生之后,老师让学生去安静区域“冷静”,这样学生就可以逃避做这项任务。
4.获得感官的享受
这种行为发生在这个学生独自一个人待着,没有任何任务的时候。所有的孤独症及其精神障碍孩子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行为,在任何场景和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
学生做出这种自伤行为是因为它让人“感觉很好”。如果这种自伤行为的功能是使这个学生自己获得感官的享受,那么学生不需要老师来得到强化。
了解行为背后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干预计划,以帮助星宝建立更积极和适应性的行为方式。
上一篇:儿童过度刺激应对指南(0~8岁)
下一篇:0-6岁宝宝大运动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