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9950
孩子在幼儿园打老师怎么办?



姓名:丁丁

性别:男

年龄:3岁半

行为描述

丁丁很喜欢小汽车,在上个训课时,丁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教学项目,作为奖励,老师把小汽车给丁丁玩,玩了大约10秒钟,当老师对他说“还给老师”时,丁丁伸手打了老师的脸。

功能假设

老师对丁丁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功能分析,假设丁丁打人的前提是老师收回其手中的小汽车,那么其问题行为的强化物是获得实物(小汽车)。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老师在丁丁完成教学任务后,把小汽车给了丁丁,10秒钟后,老师说“把汽车还给我”,丁丁就伸手打老师的脸。当老师在丁丁伸手打人的同时阻挡他,并马上把小汽车还给他后,丁丁立刻停止了打人的行为,拿起小汽车开始玩耍。由此可以推断,获得实物(小汽车)是丁丁出现此问题行为的强化物。

解决方案

1.首先要给丁丁一点缓冲的时间,不要很强硬地直接从他手里拿走小汽车。当要收回丁丁手中的小汽车时,可以先拿出一个其他的玩具作为交换,和丁丁说“我们换一换玩吧”,然后再拿走丁丁手中的小汽车,并把新拿的玩具给他,这样他就比较容易接受。


2.再进一步,对丁丁说“该我玩了,玩两下给你”,然后伸手拿走丁丁的小汽车,并且控制好丁丁的双手,不让他出现攻击行为,然后数两个数,马上对丁丁说“好了,该你玩了”并把小汽车给丁丁。操作要快速,这样他不会感觉到小汽车离开他的手里很久。


3.逐渐延长数数等待的时间,并把数数变成一个其他的教学项目,那样就越来越像自然的教学,让丁丁明白,老师拿走小汽车并不是不给他玩,而是很快就会还给他,他只需要先完成一个很短暂的任务而已。


4.如果丁丁由于被拿走小汽车而出现问题行为(打人),这时,绝对不能把小汽车给他,不能让他在打人后得到他想要的小汽车,那样他就会以为,只要打人就可以得到小汽车。因此,要杜绝这种做法。


5.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当丁丁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能使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老师要教他使用功能性语言,教丁丁说“老师再让我玩一会儿”“老师再玩5个数”等,这样就有可能使他避免因为想得到玩具而出现打人等问题行为。


摘自郝晓燕 李蕴秋 白志华《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案例分析》


上一篇:孩子一到教室就哭闹 不愿意进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