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列表
最热文章列表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孤独症孩子行为语言,微笑彩虹之后会定期给大家分享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案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给孤独症孩子家长以及相关从业者更多的干预启发。
孩子姓名:乐乐
性别:男
年龄:四岁
行为描述
乐乐在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发现乐乐有些异常行为,例如,家里有各种玩具,但他只喜欢一个毛绒小熊玩具,无论妈妈用其他什么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他都不感兴趣,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只对毛绒小熊玩具感兴趣。
而且自己总是自言自语的摆弄玩具,不理会妈妈的逗喊和呼名,经常都是那几句话翻来覆去的说,例如“吃饭了”“一起玩”“滑滑梯”“摔倒了”。
当有人从他的手里把小熊拿走时,他也不反抗,只伸出小手说:“给你,给你。”
功能假设
我们首先对乐乐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功能分析,目前乐乐的问题是每天总是抱着同一个毛绒玩具,并说同样的话,对其他任何玩具都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假设之所以乐乐会有这种行为,是因为乐乐在进行这些行为时得到了愉快感觉。如:手触摸到毛绒玩具时的质感使他得到了愉快的感觉,重复听到自己的说话声带给了自己听觉刺激。
为验证这一功能假设,我们连续一周对乐乐行为做了记录量表,并对乐乐的各种行为进行了对比评估与测试,如:将一个与乐乐的毛绒小熊外形一致但是材质不一致的玩偶拿给乐乐,观察他的语言内容和行为情况。
通过实验记录,我们发现乐乐对玩具的材质要求很严苛,如果一旦乐乐发现新的玩具小熊与之前的玩具小熊材质不一致,他则直接推开,再也不会碰它。而不论乐乐如何和玩具玩耍,语言也非常单一,只有在家的那几句话。甚至玩耍动作也非常固定,如:把小熊拿起来甩一甩会说“一起玩”,推着小熊走会说“滑滑梯”,把小熊从地上拿起来会说“摔倒了”。
由此可推断,乐乐只玩这只小熊,是由感官刺激引起的刻板行为。
解决方案
兴趣面狭窄、行为重复刻板是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的特点之一。对于乐乐用同一种模式、只玩一种玩具且目的是寻求感官刺激的行为,我们首先尝试用功能替代的方法,与此同时,塑造他对其他物品的操作能力,扩展他玩玩具和物品的种类,增强他的兴趣,提升他的游戏能力,促进他的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1.找到功能相似的替代行为
老师参与乐乐的活动,和他一起玩小熊,并引导他到一个滑梯旁边玩。当老师拿到小熊时,把小熊沿着滑梯的扶手自上而下地迅速滑下,并说“滑滑梯了”,乐乐也不由自主地附和着说“滑滑梯”。一瞬间,小熊自上而下地滑到了乐乐手里。乐乐非常开心,主动把小熊递到老师的手里,看着老师说“滑滑梯”。老师马上接过小熊,重复以上动作,乐乐笑得“咯咯”的,开心极了。这样的活动让乐乐充分体验到与人互动的快乐,“滑滑梯”的语言也有了实际的意义。之后,他只要说“滑滑梯”,就会拿着小熊主动找老师一起玩。
2.在游戏活动中增加互动式语言
当乐乐熟悉了“滑滑梯”这样的活动后,我们可以把小熊放在高处,问乐乐:“要滑吗?”教他说“滑”,只要他说“滑”,我们就立即把小熊滑下,让小熊落到他的手里,这样的活动也让乐乐十分开心。
之后,我们再加入不同的语言指令:滑到手里,滑到头顶上,滑到胳膊上,滑到肚子上…再变换各种不同的游戏规则,如:数1、2、3,当数到3时滑下来;说不同的词,说到某个单词时就滑下来,如说“请小熊下来吃苹果”,当说到“苹果”时,滑下小熊;或角色转换,我说“乐乐拿着小熊”,乐乐说“我拿着小熊”。
如果您发觉孩子有类似的刻板行为,请立即引起重视,首先给孩子做相关测试或到专业医院进行专业评估,需要咨询和免费做测试的朋友可直接联系下方客服老师微信详细咨询~
摘自郝晓燕 李蕴秋 白志华《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案例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