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9950
0-7岁儿童专注力发展阶段对照

许多家长总是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动,老是坐不住,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偶尔还会乱发脾气。但如果宝宝对某件事特别感兴趣时,他又能非常专注,会集中注意力,常常将其做到最好。那么,家长面对这种好动和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儿童,又该怎么办呢?

 专注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一件事时的心理状态。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集中。对儿童来说,是指他能够注意听、注意读、注意理解、注意记忆。专注力是孩子自然具有的本源能力,是学习一切的基础。

 0~7岁孩子注意力发展有什么特点?

16-24个月婴幼儿

会主动看正在发生的人和事物;

会被外界刺激吸引,如拍手;

有兴趣的可以渐渐持续玩3-5分钟

2-3岁幼儿

可以听懂大人给他的一些指令;

能主动看着人说话;

玩玩具,可以持续7-9分钟

会自己探索不同的玩法。

4-5岁幼儿

可以安静地坐着听故事或者介绍;

跟别人有共同话题,可以对答;

可以跟从3个指令或多重步骤;

可以注意到别人在注意的目标;

活动中可以持续12-15分钟以上。

6-7岁儿童

在静态活动中,减少分心话语;

不会受到干扰而停下手边的任务;

可以听到他人交代的一连串任务;

不会任意离开座位或活动;

活动可以持续20-30分钟以上。

专注力分为被动和主动注意

1、被动注意

到了婴幼儿时期,注意力的稳定性会不断增长,可以较长时间地做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看电视很认真?被动注意起作用,不需要意志控制,受外界信息刺激引导,但是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

2、主动注意

主动注意是孩子入学准备应有的重要条件之一,孩子写作业很认真?主动注意的效果,需要意志控制,受脑干网状结构影响,信息进入大脑的唯一门户。

孩子注意力不佳是什么原因

从感统角度来看,孩子注意力不佳可能是以下集中情况。

1、迟钝型

“爱发呆、易走神、没精神、动作慢、反应慢、动机差、全身软坐不住”。一般来说,这类型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处于较底阶层,他们大脑接收、处理信息环境时仍存在困难。他们的身体因素也会干扰他们的部分注意力,如果他们的肌肉张力低,难以一直保持同一个坐姿。他需要不断变换坐姿来缓解这种不适感,也就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2、好动型

“坐不住,易兴奋,精力充沛”。如果孩子属于好动型,存在两种可能性原因:一是他们察觉到自己身体的不足,正在调整自己的注意力,需要一些动态活动来刺激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二是他们的大脑较好地接收了周围环境的信息,但大量的信息进入大脑后,他们难以把不重要的信息过滤掉,也就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3、紧张型

“易被吸引、易分心、没自信”。紧张型的孩子平时比较胆小,做事情没有自信,只要有些“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分心,被别的事情吸引。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几个方法

1、重视与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日常里陪伴孩子玩游戏就是极好的方式。孩子在玩游戏时会很兴奋,这时家长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比如玩词语接龙的游戏,发动孩子去想去改变。家长还可以假装出错并让孩子指出来,这样能加深孩子对事情的记忆,利于培养其集中力。

这种游戏可以每天都玩,且可以换相似的游戏,比如玩“找茬”,让孩子看两幅相似的画,找出其中不同点,对开发孩子智力也有极大帮助。

2、不要随便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

好动的孩子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如果发现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物,比如玩某个玩具玩得出神或看某本书入迷,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要打断,而是先观察孩子是在发呆还是在认真专注做这件事,再考虑是否打断。

因为一旦打断,孩子就很难再集中精神,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站在旁边静静地看,并在合适的时候提点一下,给予孩子以指导及肯定。

3、重视孩子户外活动

常闷在家里会让人的心情与视角都变得狭窄,可以带孩子外户外进行活动,让他们了解大自然,可以趁着周末带他们一起野餐,或到动物园去看动物,孩子对世界的一切新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当孩子专注于新鲜事物时,总是不知疲倦。且这种方式还可增强亲子关系,更释放孩子的天性。

4、重视孩子日常饮食

好动的孩子活动量大,他身体内的能量与热量比安静待着的孩子消耗得快。因此家长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能量,且一定不能让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孩子正在生长发育阶段,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如果缺乏营养就容易出现某些疾病,病了感觉不适,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无端端地发脾气,怎么哄都没用。

孩子好动但培养注意力并不就是一件难事,让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并专注于这一事物,在研究这事物的过程中开发自己智力并开阔了视野,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着极大帮助!

上一篇:宝宝发育异常的10条表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