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列表
最热文章列表
提起假扮游戏,应该每位父母都不陌生,谁小时候没有玩过过家家呢?那过家家就是假扮游戏吗?是,也不全是。
「假扮游戏」其实有很多功效,也不只是一起玩那么简单,那我们今天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
睿睿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但她和父母很少有眼神接触,经常一个人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偶尔注视一下他们,用很少的动作作出回应,2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经过一年的干预训练后,她开始和家人建立亲密关系,能够用动作进行互动,一次能完成20-30个沟通循环。
但整体看,她的行为依旧非常刻板,总一遍遍地重复同样的行为。康复老师评估后建议父母多跟孩子玩假扮游戏,一开始康复老师利用睿睿平时喜欢躺在地板上这一行为特点入手,在她每次躺在地板上时指导父母就假装认为她在睡觉,并把她最喜欢的小熊玩偶放在她身边,睿睿从一开始的爬起来躲开到眼神警告,再到能够接受玩偶在她视线的安全距离,经过妈妈的一次次鼓励,两周后,睿睿开始主动去拿小熊,并对妈妈说“睡觉”。就这样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努力,睿睿学会了更多、更复杂的假扮游戏玩法。看完上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玩假扮游戏对孩子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有什么好处?下面我们来说说假扮游戏的重要性。
假扮游戏的重要性
孩子进入假扮游戏,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飞跃之一。“如:把箱子当灶台,把卫生卷纸芯当望远镜。”这些会减少孩子对具体世界的依赖,在脑海中想象某个物品能被另外的物品代替,再施以不同的动作,组织成不同的场景,这说明孩子开始形成抽象的思维。在孩子在脑海中进行概念架构,从而让孩子能够想象、理解他人,将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具体化,计算出时间、空间、速度,甚至会预测出行动结果。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孩子只以被局限在此时、此地,无法计划,只是被动的做出反应。
假装游戏对普通孩子来说,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他们在一次次假装游戏中,完成了隐秘的成长。但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这种转换必须反复练习。
如何引导孩子会学会“假扮”?
对于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孩子能够完成许多沟通循环时,才能带他进行假扮游戏的阶段。最好的方法是将“假扮”的成分加入他喜欢的活动中。
1、用想象的方式对待所有的游戏
我们可以回忆小时候那些运用想象力来玩的游戏。下面例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果孩子在玩布娃娃,那就再拿一个布娃娃,让你的布娃娃和孩子说话,或拿一个玩偶放在手上,用玩偶的声音和孩子说话。如果孩子坐在地板上机械地玩着玩具汽车,这时你可以征求这位小司机的同意或直接把洋娃娃放在汽车里,然后说:“我要坐车!”如果布娃娃太大放不进去,那就用橡皮泥捏一个小人放在车里。孩子滑滑梯时,你把滑梯比作“大山”。孩子荡秋千时,你把秋千高高地拉起,然后开始倒计时(5,4,3,2,1),可以说“让飞船飞到月亮上”这类话启发她。如果孩子在做游戏时渴了或饿了,你先给他一些假的食物和果汁(可准备一套玩具食物),然后你先喝一杯果汁,说“太好喝了”,再给孩子也倒一些。当你喊孩子的名字时可给他安排一个角色如爱莎公主、光头强,疯狂博士等,这都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
2、成为假扮游戏中的角色
让孩子积极参与的最有效方式是父母全身心投入,成为假扮游戏中的某个角色。下面继续例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在孩子玩布娃娃时,你对她说,或让手里另一个布娃娃对她说:“我饿了,我要吃东西,现在我要喝牛奶!”千万不要只傻傻坐在旁边看孩子玩,要让自己成为某个角色,而且要直接和她的娃娃说话,不要询问孩子关于娃娃的事,而是直接问娃娃:“你要牛奶吗?还是你要果汁?”孩子在地板上玩小汽车时,你可以在里面放一个布娃娃,并以娃娃的口气说话:“我想去动物园!我们可以去动物园吗?我们可以回家吗?”如果他反对你的干扰,那可以拿别的玩具(如小房子)放在汽车前说,“这是房子,现在你的车到家了。”如果他还是反抗,那就再拿一辆小汽车提议:“我们来比赛吧,我跑得比你快!”就这样不停地变换场景,但都是以汽车游戏为主题,直到你能够参与他的兴趣活动中。
一旦做到这点,那就以你扮演的角色身份继续停留在你编造的故事中。等到孩子扩展了假扮游戏的范围后,他也许会想自己驾驶汽车,推着购物车,自己吃饭等等。当他可以利用这些人物形象或布娃娃代表自己时,当他不再拒绝玩具小人坐在他驾驶的汽车中时,就意味着他的能力提升了到了一个新高度。
其实,假扮游戏的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家长们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熟悉的方式延伸扩展出更加复杂的情节,并且不断引入冲突或挑战,全面提升孩子的能力。如您想了解更多扩展孩子抽象思维的方法,请持续关注我们。END
如您有关于自闭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多动症等方面的疑问都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专题中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