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9950
自闭症祐祯是怎么被社会所接纳的

婚后三年,苏秀芳终于盼到了第一个孩子的到来,祐祯出生了。出生的那一刻,妈妈把他的一生都想过了。

两年后,他们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祐星。苏秀芳一家成为了别人眼中儿女双全的幸福家庭。

2、祐祯的情绪

无数崩溃的瞬间

爸爸妈妈开车接祐祯去上钢琴课的路上,祐祯由于前一堂课没有带吉他,在车里情绪突然崩溃了起来。他紧张反复地问着妈妈没有带吉他怎么办,妈妈不断安抚,不厌其烦地和他重复着对话。

妈妈很明白祐祯心里想要的安全感是来自哪里。对于祐祯来说,生活细节和生活常规都是不能改变的。

祐祯的书一定要排列的非常整齐,公仔也要摆放的整整齐齐,每一个物件都有它的角度,他会按照自己的逻辑给所有物品定好位置,哪怕某个物品歪了零点几公分,祐祯都无法接受。

轿车里,祐祯因为先写作业还是先吃饭的问题再次情绪崩溃,妈妈在一旁耐心地一次一次反复教他顺序,想要努力打破他的坚持。因为妈妈知道,只要他妥协一点就是进步,而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距离走入人群更近一点。

3、最初的时光

走到情绪对面去

2岁时,祐祯不看人,不说话。妈妈通过查看自闭症行为量表初步判断了祐祯的自闭症倾向,看完医生后也证实了这个结果。她无法接受,也不能承认。但和爸爸抱头痛哭了一天后,他们都选择接受了这个事实。

爸爸说:应该是老天爷觉得我们可以,所以派我们做这个功课。

妈妈说:虽然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我心里很痛的那个感觉,和慢慢平复的过程,其实有持续三个月。

夫妻俩哭过后,决定勇敢面对,一起去寻找那条可以走的路。一起走到情绪对面,那里会有宽广的世界。

他们努力积极地带祐祯去上干预课,即使上课的地点离家非常远,他们也依然辛苦奔波着,几乎每天的课都排得满满的,就是为了把握祐祯六岁前的黄金干预期,他们不能也不愿错过每一个可以让他进步的机会。

4、那些进步的日子

以年计算

那声爸爸,等了三年。

想听祐祯叫爸爸,刘昇财等了三年的时间。当祐祯第一次真的明白爸爸的含义,明白爸爸这个名词和眼前这个男人是可以连在一起的,当爸爸两个字从祐祯口中发出声来的时候,刘昇财感动的无以言表。虽然一直怀抱着对祐祯成长与未来的期许,但他没想到这一天真的会这么快的到来,他激动、感动,又无比感恩。

那本翻翻书,等了两年。

祐祯有一本很简单的认知翻翻书,妈妈教了他快两年的时间。期间他一直没有任何言语,但直到那天,小小的祐祯开口念了出来:“衣服、柜子、鞋子”。妈妈坐在一旁看着祐祯开口的样子,每念出一个词,妈妈就掉一滴眼泪,祐祯读这本书的全程,妈妈也哭了全程。
 

努力一定会有成果,虽然进步可能会比较慢,但总是在往前。那么为了这个成果,也一定会更加坚定不能放弃孩子。

5、老师变成妈妈

为你我愿意

4岁的时候,为了可以更早和更快地融入社会,适应群体生活,妈妈决定把祐祯送到幼儿园。因为祐祯的特殊,第一家幼儿园对祐祯做了劝退处理,第二家幼儿园同意了祐祯的入学。
 

前三天,带他的彭彭老师也几经崩溃。彭彭老师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最初带祐祯的时候,确实觉得他是一个很麻烦的小孩,也曾经和园长表示自己没有办法带他,但得到了园长反复的鼓励,祐祯妈妈也提供了很多可以帮助教学的方法。

为了让班里的孩子们一起帮助祐祯,彭彭老师制定了班规,同时跟班里所有的小朋友们讲解了要如何去做来协助帮助祐祯,孩子们都很开心可以真的对祐祯提供帮助,甚至回家跟父母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帮助了同学的成就感。也是这样,让家长们对祐祯的接受度有了更大的提高。在彭彭老师不懈的帮助和教育下,祐祯也逐渐变得更适应群体生活和幼儿园的环境,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错的提升。

结婚后,彭彭老师离开了幼儿园,但还是对祐祯非常挂念,会时常想要去看看他。在彭彭老师的心里,祐祯早就已经是像儿子一样的存在了,为了他的喜悦而喜悦,痛苦而痛苦,一直悉心的照顾和陪伴。

于是彭彭老师成为了祐祯另一个“妈妈”。

6、窗口的微光

熠熠生辉

6岁的祐祯,偶然间碰到了钢琴,展示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虽然是第一次接触钢琴,但是祐祯却可以用手指压出一段简单的旋律。这让爸爸妈妈坚定了带他学琴的想法。

但这条路也没有走的太顺利,起初一些钢琴机构在首次上课后,直接对祐祯父母进行劝退,并告知祐祯毫无音乐天分,一定不会有所成就。

但祐祯爸爸妈妈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愿意教祐祯的机构和老师。直到黑暗中有曙光照进来。

祐祯所在钢琴学校的老师说,她其实很理解这些爸爸妈妈,也知道他们可能会到处碰壁,她感慨祐祯妈妈的坚强,和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她被祐祯父母的诚意、态度所感动,为祐祯开启了音乐的大门。

和祐祯的情绪磨合是钢琴老师刘佳宁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通过反复沟通和相处,佳宁老师也终于找到了可以安抚祐祯的方式,除此外,佳宁老师还发现了祐祯和普通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只要是看过的谱子,弹过两遍后,祐祯就不再需要谱子,他像录音机一样,拥有极强的音感。

8岁的时候,祐祯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音乐发表会,不同于别的小朋友,他丝毫不紧张,看上去完全不把演出当回事儿。弹奏结束后,观众们都给予了很热烈的掌声,爸爸说,他觉得很开心,除了祐祯自己也很开心,很沉醉,很自信以外,还因为祐祯可以为别人带来快乐,演奏因此已经非常值得了。

这之后,祐祯开始参加全国各种音乐比赛,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在舞台中央熠熠生辉。

从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慢慢学,埋头练琴,到突破瓶颈参加比赛,祐祯靠的不是天才,而是努力。他虽然不善表达,但是在最爱的音乐世界里,他开始学着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和老师互动,他会表达自己对不同音乐类型的喜好。

7、他是海上的灯塔

照亮前路

为了让祐祯的音乐造诣再提升,妈妈陪祐祯练习准备了好几个月,然后带着他去争取特殊音乐资优鉴定制度。虽然很遗憾没有通过,但鉴定制度建立起来了,也因此完善了。以后所有在音乐方面有能力的星星宝贝都能够因此受惠。所以,祐祯和妈妈踏出的这一步,格外有意义。

陪着祐祯一路走过来,你会发现祐祯像一盏明灯,为了未来的小朋友们,照亮了很多不一样的路。他给我们的,远远比我们给他的多太多。他让我们看到很多新的希望。

——刘佳宁 | 钢琴老师

“走人入群”,是祐祯父母觉得锻炼祐祯同理心和各方面能力必做的一件事,所以全家每一个成员,都在不断练习和自我突破,要学会面对旁人不理解的言语及伤害,要学会在伤害后快速疗愈自己,因为他们都知道,不能总站在原地,这样永远没有前进和突破,要一直不停的尝试,才会有进步的机会。

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有苦、有甜、有笑、有泪,他们分享着自己的故事,把手心从向上受助转为向下助人。用走过的路,帮助同样有需要的星儿家庭。

爸爸说

- - - - - -

我们跌过太多跤,我们不希望这个跤在别的家庭再发生,尤其不希望那些孩子还很小的家庭再跌倒。

其实有很多很多人都在努力着,为这样的孩子和这样的社会,尽一点自己的心力。

妈妈说

- - - - - -

通过分享,我希望星儿家庭可以在生活上得心应手一些,不会再觉得那么辛苦。希望他们不会再觉得一路上好像都很孤独,没有人陪伴。

我希望传达的是同理而不是同情。同情只是一时的怜悯之心,而同理是了解,你只需要了解他的状况,个性,你只需要同理就够了,就可以了。

祐祯确诊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有半个儿子,但现在,我想我是有了1.5个儿子,他超越了整整一个儿子以外的儿子,他给了我太多,如果不是他,我也学不好怎么做一个更完整的妈妈。

彭彭老师

- - - - - -

只要不放弃就有达成的一天,父母要先走出来,孩子才更有希望。所以当初祐祯妈妈这样勇敢站出来,才会让祐祯没有错失掉最宝贵的黄金干预期,才有了现在的一切成果。

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同理这些孩子们的一些行为,不要带着任何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们。他们都是宝贝。